当前位置: 首页 » 行业新闻 » 正文

上海市单用途预付卡近期舆情信息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浏览次数:276
核心提示:搜索复制沪上家乐福破关店传闻,柏颜美发店跑路后20多位消费者损失超8万元 为了及时掌握本市单用途预付卡舆情信息,帮助消费者防
 

沪上家乐福破关店传闻,“柏颜”美发店跑路后20多位消费者损失超8万元

 

    为了及时掌握本市单用途预付卡舆情信息,帮助消费者防范预付卡风险,协助管理部门加强对预付卡监管,上海市单用途预付卡协会联合上海银联商务有限公司,动态监测上海发布、上观新闻、新浪微博、黑猫投诉、今日头条、小红书、抖音、百家号、百度知道等网络媒体有关本市单用途预付卡的舆情信息,并进行发布。

一、破关店传闻?沪上家乐福货架满了,但这类消费有限制

 

性质

敏感

文章来源

光明网

时间

2023-03-15 13:07

相同文章数:

1

作者:

看看新闻Knews

内容

今年年初

家乐福陷入“购物卡挤兑”危机

出现一段时间的商品缺货问题

(此前报道)

那么

目前家乐福超市货品供应

是否已经恢复?

缺货问题是否有所缓解?

购物卡可以正常使用了吗?

近日记者从家乐福上海获悉

通过业态调整并完善供应链

目前家乐福上海卖场开始恢复元气

备受大家关注的“购物卡”

可用品范围也基本全面打开

但需要消费者实名并限制额度

各类商品补货基本恢复正常

14日上午十点左右,记者走进了位于徐汇区斜土路的家乐福徐汇店,在现场看到,货架上蔬菜、水果、禽肉等各类商品都比较充足,日用百货、包装食品也摆放得满满当当。

此时住在附近的居民推着购物车,正在店内选购各类商品,人气恢复了不少。

在禽肉区,记者看到,新鲜的猪肉、牛肉摆放在冷鲜柜中,由工作人员按需切配。

不远处,烘焙区的面包、熟食区的烤鸡都是上午刚刚制作的。

走进蔬果区,上海人喜欢的春笋、莴笋、蚕豆、香椿等各类春菜陆续上新,旁边则是枇杷、桑葚等时令水果。

那么购物卡的使用情况如何呢?记者看到,该店内以前很多购物卡不能用的标识都不见了。徐汇店店长陈琳表示,购物卡可用品范围基本全部打开了,“这段时间来使用购物卡的消费者不算很多,已经恢复到了此前的正常水平,大约每日5—6%的营业额是购物卡支付的。”

除了蔬菜、水果这几个大类,家乐福上海门店绝大部分商品现在可以使用福卡支付,不过需要实名并限制使用额度。据店家介绍,此举是应对黄牛。

家乐福徐汇店店长陈琳:打击黄牛,黄牛手里面之前有低价收入的大量福卡,然后他们恶意地会有一些消费,一般正常顾客实名绑定,一个身份证号每个月限一千。

“此时是上午一般来的顾客老年偏多,到了傍晚,青年白领会比较多。”陈琳告诉记者,徐汇店服务周边居民长达14年,是周围居民的主要购物场景。此次风波也是加速我们转型的契机,“我们近期在调整专项服务区域,以‘服务型’社区生活店的定位,吸引消费者进店。

“比如结合店内的苏宁易购家用电器类专柜,徐汇店将提供家电清洗、手机维修、以旧换新等多种服务,再加上周边有多家三甲医院,对部分一次性用品的需求较多,我们会调整专柜在便捷入口区域对该部分商品进行陈列,方便顾客选购。”陈琳说。

记者走访发现,家乐福在上海的20余家门店不少都在加紧调整,大部分将引入电器卖场。古北和宝山家乐福,本月底将转型升级为社区品质生活中心店。

加速转型,变身“社区品质生活店”

在外资企业涌入上海的90年代,家乐福是最早一批在中国开展业务的外资零售企业,是上海的时髦打卡地。

家乐福集团成立于1959年,是全球领先的零售集团,旗下经营大型综合超市、超市、折扣店、便利店、会员制量贩店以及电子商务等多种业态。家乐福1995年正式进入中国大陆市场,主营大型综合超市业务。2019年9月,苏宁易购子公司苏宁国际以48亿元收购家乐福(中国)80%股份,并对家乐福(中国)提供股东贷款,用于运营资金方面提供支持。

不过,今年年初,家乐福深陷供应商追债、购物卡受限、商品大面积缺货的风波。而苏宁易购2022年三季报显示,报告期内家乐福无新开门店,闭店数量为54家,门店数从2021年底的205家减少到151家。为此,不少市民也表达了感慨,期望曾经家喻户晓的老牌子能够快点好转起来。

此前,家乐福中国表示,由于购物卡出现挤兑问题,目前采取了临时限购措施,但是他们不仅不会退出上海市场,其新业态“社区品质生活中心2.0”门店也将在上海率先亮相。

与此同时,家乐福近期动作频繁,也是向外界释放出自救的迫切心愿。

2月8日上午,家乐福中国执行总裁张奎在内部会议上表示,作为苏宁易购线上线下融合的“家庭场景解决方案”业务的核心板块之一,家乐福中国将提供近场社区的家庭场景服务。北京、上海、昆明、徐州、无锡、沈阳等地的消费者3月份即可在转型社区品质生活中心的家乐福感受体验。

2月21日,家乐福中国与安徽省安庆市迎江区政府达成战略合作,围绕产业互联网业务、数字经济创新业务、首店经济标杆项目等,推动双方在供应链、资金、商业运营等方面的深度合作。

此外,电商、零售云、易采云等业态作为家乐福近场零售的重要外延业务板块,也将在2023年高速推进发展,新业态将在多城市扩张。

专家指出,这几年,大卖场、商超、零售等都受到很大的冲击,业绩不佳并不意外。这既有客观上的疫情、数字经济的冲击,也有主观上并购估值过于乐观、并购后整合不达预期、未能充分挖掘出会员潜力等方面的因素。而原来看似是“资产”的店面租金,在业绩不振的背景下,成为了家乐福中国的不可承受之重。岁月如刀,家乐福中国能否重现昔日辉煌,需要考验企业管理者的能力、创新和智慧。同时,新的模式能否力挽狂澜,也亟待市场的检验。

https://m.gmw.cn/2023-03/15/content_1303309130.htm

 

二、未备案就敢卖预付卡 理发店跑路后20多位消费者损失超8万元

 

性质

敏感

文章来源

百度

时间

2023-03-17 16:54

相同文章数:

1

作者:

新民晚报

内容

市民蒋先生向“新民帮侬忙”反映,他在位于上海市虹口区汶水东路316号1层102室上海柏颜美容美发有限公司内充值购买预付卡,谁知,还没使用几次,门店突然关门,20多位消费者预付了约8万多元,面临无处可用的窘境。

消费者们“深挖”之后,还发现了更多惊人的事实:该门店根本没有发放预付卡的资质,号称能够“接盘”的其他门店,也是各种“克扣”消费者的权益,甚至还“拒不认账”,擅自将部分消费者的余额清零。

理发师“不辞而别” 门店关门前还在充值

“这家店离我家比较近,我就想着,提前预付一些费用。一方面,可以享受一定的优惠,另一方面,也省得我每次都要掏钱结账。”蒋先生告诉记者,去年10月份左右,他陆陆续续地开始在该门店充值,很快便充了将近3000元。

谁知,去年11月份左右,蒋先生熟悉的美发师突然不辞而别,这引起了他的警惕。“我去门店的时候,他们跟我说,没事的,会重新安排一个新的理发师给我,门店正常经营。”在店方的“安抚”下,蒋先生选择相信,又充值了1000多元。谁知,充值后没过几天,门店就彻底关门了。据蒋先生说,在这家店内58元理一次发,目前,他的卡内还剩2000多元没有消费。

前天下午,记者来到位于虹口区汶水东路316号1层102室的现场调查。这间“柏颜”美发店已是“关门大吉”,门口甚至已经贴出店铺招租的广告牌。透过玻璃窗可以看到,店内一片混乱,前台的办公桌上杂物堆积,脏乱不堪。

所谓“充值卡” 竟只是纸质账本

蒋先生回忆,去年关店后,他陆续找到了不少跟他有相似经历的消费者,大约有20多人。“我们拉了一个微信群,20多人大概总共损失了8万多元。”让消费者们气愤的是,一开始,商家拒不提供服务,并且拒绝退款。随后,更是直接“跑路”。

消费者陆女士讲,她曾多次向这家理发店索要发票,均被拒绝,而所谓的“充值卡”,不过是个纸质记账本。“他们每次都翻出这本本子,在上面给我做一个‘记号’,就算我的‘用卡记录’了,随意得很。

门店无预付卡备案 “接盘”门店各种“克扣”

据消费者查询后获悉,这家“柏颜”美发店并未向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做过充值卡备案,换句话说,商家在未获得销售充值卡资格的情况下,依然不断地吸收消费者的充值资金,显然已经违法。

蒋先生和多位消费者透露,虽然一家位于水电路上的理发店声称愿意“接盘”。但一来离开原先的店铺较远,二来服务也不到位:不能享受折扣,且对待消费者的“余额”十分随意。“有消费者明明卡里还有钱,‘新店’却生生‘清零’,号称‘没有余额’。”

而据公开网站显示,其在2023年1月31日,该公司已经做了注销公司的备案。面对这样的事实,让消费者们义愤填膺:“一面准备‘跑路’,一面还要‘圈钱’,真是把我们消费者当‘韭菜’割!”蒋先生等20多位消费者希望,有关部门能够尽快出面,找到商家负责人,将余额悉数退还,切实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60604719382878952&wfr=spider&for=pc

[ 行业新闻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网站首页 | 协会简介 | 组织架构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技术支持 | 沪ICP备1600169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