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预付卡,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什么是预付卡?
预付卡(英文译名Paid Card)是一种辅助性货币,又叫储值卡、消费卡,是由消费者一次性支付费用、经营者分次提供商品或服务的消费模式,采取磁条、芯片等技术,以卡片、密码等形式发行。
近年来,随着金融科技快速发展,预付卡消费日益普遍,尤其是在超市、百货、餐饮、健身、教育等行业,消费者以预付卡进行支付的比例逐渐上升。但是,预付卡在带来便捷和实惠的同时也暴露出一些风险。消费者需要提高自我保护意识、掌握基本甄别技巧,谨防上当受骗,造成无法挽回的资金损失。
预付卡的分类
按照发卡人与监管单位的不同,预付卡主要划分为“单用途预付卡”和“多用途预付卡”。单用途预付卡由商务部监管,由商业企业发行,仅能在发卡企业或统一品牌连锁企业购买商品、服务时使用。
多用途预付卡由人民银行监管,由专营发卡机构发行,可跨地区、跨行业、跨法人使用。未经人民银行批准,任何非金融机构不的发行多用途预付卡,一经发现,按非法从事支付结算业务予以查处。
如何避免购买无资质预付卡的风险?
一要提前查证发卡企业的经营资质。
消费者在购买预付卡前,应认真查看发卡企业的营业执照和经营范围,确认是否经过主管部门的备案审批,查看预付卡名称与报备名称是否相符。
目前,安徽省获准发行多用途预付卡的法人机构仅有7家,安徽圣德天开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就是其中一家。
未经人民银行批准擅自发行多用途预付卡属于违法经营行为,消费者不仅不应购买,还应及时向当地人民银行进行举报。
二要详细了解发卡企业的信用状况。
消费者可登录“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查看发卡企业基本信息、投诉信息,了解发卡企业信誉情况,尽量选择信誉度高、规模较大的发卡企业,降低消费风险。
三要认真研读发卡章程,与发卡企业签订书面协议。
通过具有法律效力的文件明确预付卡的使用范围、使用期限、功能、退款流程、违约责任、赔偿方式以及买卖双方的法律责任,务必让发卡企业把承诺落实到纸面,不能轻信发卡企业的口头承诺。
四要仔细保管好相关票据。
消费者要保存好合同协议、发票等凭证,最好能够在每次消费后对预付卡使用情况和余额做到心中有数,以便在发生纠纷时能更好地维权。提高风险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