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付卡市场逐渐趋稳孕育新亮点

发布日期:2024-08-11 13:01:07

    由于传统团购市场规模下滑,导致2015年实体零售企业预付卡业务下滑明显。数据显示,2015年零售业预付卡消费规模比2014年同比下降8.49%。同时,零售行业预付卡平均销售渗透率也在进一步下降。2016年一季度以来,零售业预付卡销售规模逐渐趋稳,特别是个人预付卡市场表现亮眼,货架式礼品卡、虚拟卡等销售规模出现爆发式增长。从预付卡市场的变化不难看出,在预付卡市场依然不景气的情况下,新的变化开始孕育,预付卡的个人化和互联网化正在加深,商户也更加注重对消费者的增值服务。

  日前,中国商业联合会商业预付卡规范工作委员会发布的《2016年中国单用途商业预付卡行业报告》显示,2015年全国零售业预付卡销售规模为7370.21亿元,同比下降5.39%。不过,个人预付卡市场却取得亮眼的业绩。在整体预付卡市场环境被多重因素困扰的当下,市场各方正通过协同努力,挖掘预付卡消费市场的发展潜力。

  报告显示,由于传统团购市场规模下滑,导致2015年实体零售企业预付卡业务下滑明显。2016年一季度以来,零售业预付卡销售规模逐渐趋稳,但短期内仍面临缓慢复苏或继续下跌的趋势。数据显示,2015年零售业预付卡消费规模约为7328.81亿元,比2014年同比下降8.49%。同时,零售行业预付卡平均销售渗透率也出现进一步下降,2015年零售业商业预付卡平均销售渗透率为6.84%,比2014年同比小幅下降0.3个百分点。

  面临持续的经营压力,大多数发卡企业采取收缩策略,而个人预付卡市场的销售却取得了亮眼的业绩,货架式礼品卡、虚拟卡等销售规模实现爆发式增长。从2015年的数据看,一线城市个人预付卡规模增长80.69%,二线城市个人预付卡规模增长100.82%,三线及以下城市个人预付卡规模增长192.61%。与此同时,虚拟卡销售规模比2014年同比增长965.21%,虚拟卡销售账户数比2014年同比增长268.4%。业内人士表示,目前预付卡的虚拟化进程正如火如荼进行,将为预付卡市场带来一抹亮色。

  与此同时,市场环境已被多重因素颠覆,比如第三方支付业务的发展和银行卡受理环境持续改善。有业内人士表示,市场环境正在发生深刻变革,企业若一味固守传统将面临被淘汰的结局。

  从预付卡市场的变化不难看出,2015年预付卡市场在普遍不景气中已开始孕育新的变化,预付卡的个人化和互联网化更加深化,商户也更加注重对消费者的增值服务。有业内人士表示,通过实现预付卡的互联网化,结合社交、虚拟化属性,预付卡的互联网销售潜力被充分挖掘,出现售卡量超过5亿元级的垂直类专业售卡平台,这是以往单一以团购为主的售卡点平台难以达到的目标。随着互联网对预付卡产业的改进,预付卡的个人化和互联网化将更加深化。

  另外,预付卡的虚拟化可以丰富发卡企业对会员的营销,这种具有预付式现金价值的营销工具属性已经在部分发卡企业的营销工作中取得进一步的发展。在为个人用户带来便利,增强会员消费体验的同时,也增加了企业的效益。在预付卡业务发展过程中,有部分企业结合预付卡的虚拟化应用,开发基于微信(移动端)的卡券,实现电子礼品卡的售卖、充值、转赠与消费。这一功能的实现,有助于扩大发卡企业营销客户的基础,实现对新客户的引流,进而为根据消费者行为制定分层营销策略提供帮助。

  事实上,单用途预付卡管理工作覆盖范围大、发卡企业参差不齐等使得全国范围内行业管理存在明显差异。在商务部的统一指导下,各地在预付卡创新规范管理和自律方面也进行了积极探索。据了解,上海市单用途预付卡协会面向发卡企业提供信息服务,编制400多期《单卡每日快讯》,为发卡企业提供业务管理、营销创新培训。对备案管理工作,编印《上海市单用途预付卡备案管理手册》,推动发卡企业在营业场所设置备案标识铭牌,并提供二维码供消费者扫描查询。

  此外,有业内专家表示,商务部未来对单用途预付卡的管理思路预计也会有所调整。一方面要降低大型发卡企业的合规成本,另一方面要加大发卡企业对公众的信息公示,通过市场手段让消费者主动通过获取发卡企业的商业信用状况进行是否购买的决策。在此过程中,主管部门会充分运用市场化工具或对发卡企业的发卡信息披露提出更为严格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