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一季度上海市单用途预付卡备案企业业务分析报告

发布日期:2024-08-11 13:00:16

 一、概况

根据商务部单用途预付卡业务信息系统显示,截止到2016年一季度,上海共有有效备案企业364家,其中,集团发卡企业25家(占发卡企业总数的7%);品牌发卡企业68家(占发卡企业总数的19%);规模发卡企业271家(占发卡企业总数的74%)。按行业类型划分,零售业196家(占发卡企业总数的54%),餐饮业81家(占发卡企业总数的22%),住宿业30家(占发卡企业总数的8%),美容行业36家(占发卡企业总数的10%),其他居民服务业21家(占发卡企业总数的6%)。

二、一季度预付卡总体情况

在2016年一季度上报的发卡企业类型来看,16年一季度发卡企业总计364家,数量同比增长了4.6%;其中规模发卡企业同比增长3.44%,品牌发卡企业同比增长3.03%,集团发卡企业同比增长25%;其中零售业发卡企业增长10.11%,餐饮业发卡企业增长5.19%,住宿业发卡企业增长3.45%,美容行业发卡企业下降5.26%,居民服务业发卡企业下降19.23%。
在364家备案企业中,一季度发卡张数共计2916万张,发卡张数同比增长了9.79%;一季度发卡总额为90.12亿元,同比增长11.4%。由此我们推断:一、消费者对于预付卡的接受程度在不断提高;二、金额增长速度快于发卡张数的增长速度,说明平均每张卡的金额也在提高。

        2016年一季度现金购卡金额18.51亿元,非现金支付购卡金额71.62亿元,现金购卡金额和非现金购卡金额比例大概为1:3.9,从表2-2中我们可以发现,16年的现金购卡金额同比下降16.51%;而非现金购卡金额同比上升21.95%,从中我们看出消费者偏好于采用非现金支付的方式进行结算。调查发现非现金支付增长主要是消费者使用各类非现金支付的方式多样化,且接受度越来越高,如储蓄卡、信用卡、网上支付等,而团体(单位)非现金支付比例没有提高。

        2016年一季度预收资金余额196.95亿元,同比增长8.72%,除集团发卡外,规模发卡和品牌发卡均稳步上升。分析:一是发卡余额和发卡总额是同步增长的;二是品牌发卡企业和规模发卡企业量大面广,特别是品牌企业,隐性价值更高,更有增长潜力。
        2016年一季度记名卡购卡金额13亿元,非记名购卡金额为77.12亿元,两者比例1:5.9。如表2-4中显示,记名卡同比下降10.47%,非记名卡同比上升3.27%。说明消费者还是更容易接受非记名卡。调查发现主要原因还是消费者贪图方便,自我保护意识不强;记名卡有1000元的最高限额,商家也没有宣传和推广记名卡的动力。

三、按业态分析

        将364家备案企业按业态划分进行分析。
        零售业备案发卡企业共有196家,2016年一季度预收资金余额176.34亿元,同比增长了7.33%。在备案企业中零售业企业数占总发卡企业数的53.85%,预收资金余额进一步提升,占总量的89.53%,说明零售业预付卡市场发展总体平稳。
        餐饮业备案发卡企业共有81家,2016年一季度预收资金余额13.26亿元,同比增长158.12%。但去年一年中只新增4家备案发卡企业,显然餐饮行业预付卡市场增长强劲。
        住宿业发卡企业共有30家,2016年一季度预收资金余额3.31亿元,同比增长34.83%(增长0.85亿元)。上海住宿业前一年总体是下降的,但住宿业预付卡有较大增长,调查发现主要是不少宾馆在通过预付卡吸引会员,综合利用宾馆设施,挖掘消费潜力,取得了一定成效。
        美容行业发卡企业共有36家,一季度预收资金余额3.2亿元,同比增加20.68%。美容行业是预付卡营销挖掘得最充分的行业,还有20%增长实属不易。调查发现,美容行业的预付卡越来越集中,少数几家发卡量非常大,我们还是要高度警惕其中的风险。
        其他居民服务业21家,一季度预收资金余额0.85亿元,同比上升35.82%。调研发现该行业服务性强,需求潜力大,但企业总体规模偏小,服务性质单一,消费者用卡频率低。这一块预付卡的市场潜力还有待进一步挖掘。

四、一季度资金存管情况
        目前上海共有364家备案企业,在一季度中共有发卡金额90.12亿元,预收资金余额161.59亿元,资金存管共计55.14亿元,资金存管占预收资金金额为34.12%,为正常合理水平,说明在发卡余额合理的假设下,银行和保险公司对发卡企业的存管资金监管规范。
        分析三种类型,我们发现银行资金存管尽管金额最低,只占17.9%,但同比增长40.68%。主要原因是大企业,特别是国有企业与银行往往有良好的关系,一般认为钱放在银行还是我的,财务上不计直接成本,而保险是有直接成本的。其次,共有31家企业购买保险,保险资金13.32亿元,同比增长20.43%,无论是企业数还是金额比例同比出现较大上升,反映出随着共保体的宣传力度加大,履约保证保险的低成本和便捷性逐渐被企业所接受。银行保函依然占据58%的份额,因为对企业来说银行保函成本最低,但同比下降1.18%,分析原因主要是银行的自我保护意识增强,使得银行保函更加困难或成本更高,更多的企业对存管方式进行了变更。

五、一季度信息申报情况
        一季度共有21家企业未及时或按规定申报信息,相关情况见表6-1。为使更多企业申报信息,经向商务部申请同意,一季度申报截止时间两次延长到05月13日23:59。期间市商务委、协会有关人员不断联系,催促企业申报。

说明:为使更多企业申报,经商务部申请同意,申报截止时间两次延长到05月13日23:59

 

六、单张卡超限额发卡企业
        根据商务部单用途预付卡信息系统一季度申报数据,季度发卡金额除以季度发卡数量大于5000的企业有以下6家(见表7-1)。这些企业明显违反了商务部2012第9号令《单用途商业预付卡管理办法(试行)》第18条记名卡不超过5000元,不记名卡不超过1000元的规定。特此公布并敦促企业尽快整改。

说明:1、根据商务部单用途预付卡信息系统一季度申报数据,季度发卡金额除以季度发卡数量大于5000的企业;

           2、其中5、6为上季度超额列名企业。

 
七、结论
        从一季度的数据来看,预付卡市场的总体销量和使用均呈现上升,特别是餐饮业、住宿业发卡增长较快。说明预付卡不但被广大消费者所接受,总体上处于上升发展阶段,而且让我们看到预付卡对行业发展的正向推动作用。
        一季度集团发卡下降,现金购卡比例同比下降,美容行业对发卡的依赖度继续提高,这些现象管理部门应该给予关注;还是有一批企业没有及时申报、准确申报信息,超限额发卡,违反了相关规定,有些还是重复犯错,建议曝光并写进企业信用记录。